熱處理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基礎工藝之,也是提升機械制造水平的核心技術之,對于我實現制造強戰略目標至關重要。近年來,在高度重視下,熱處理水平已有明顯提升,但同時暴露出許多問題,未來還需要進步穩定發展。
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《中熱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》數據顯示,截至“十二五”末,我熱處理行業達到規模以上的企業近1000家,從業人員約30萬人,年均生產總值在800億元左右。
不僅僅產業能力顯著提高,節能減排、清潔生產要求也得到落實。熱處理裝備與工藝材料開發創新能力同樣有所增強,“十二五”期間自主研發了上百項新型熱處理工藝裝備和數千項技術利。
總體來看,我熱處理行業已取得了長足發展,并逐步進入規范化發展階段,熱處理裝備制造體系基本形成。但進步的同時,與發達熱處理相比差距依舊較大,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。
先,我熱處理行業存在區域分布不均,整體依然呈現多而弱、小而散的點,不利于產品質量迅速提高。這些熱處理企業普遍能源利用率低、設備自動化不足、生產工藝水平低、質量管理粗放,制約著行業進步發展。
其次,熱處理技術相對落后,自動化、數字化、信息化進程緩慢。以先進裝備占熱處理設備比重為例,發達普遍在75%-80%之間,而我僅有30%左右,差距明顯。
三,熱處理企業仍然面臨較大的環保壓力,節能環保型設備普及率不高。方面,是企業節能制度不健;另方面,是小型企業設備更新資金不足。
除了上述三個方面,我熱處理行業還存在技術儲備不足、業人才匱乏、高市場薄弱、科研力度不夠等問題。
接下來的“十三五”時期,提高產品質量、滿足智能制造需求是熱處理行業發展重點。同時,加大創新力度,進步降低能源消耗,提高產業集中度,減少生產污染物排放。
另外,要加快熱處理信息化與智能制造進程。到“十三五”末,40%熱處理企業要實現管理信息化、加工數字化,從而培育出3~5家具備際競爭力的熱處理企業。